首页
关于国贸通
国贸通介绍
国贸通发展历程
企业荣誉
服务客户
国贸通大数据
国贸通大数据系统
海关数据
九大子产品
D&B Hoovers
服务方案
解决方案
进出口企业
物流企业
跨境电商
金融机构
其他机构
全球海关数据库
全球
RCEP
非洲
亚太
美洲
欧洲(含独联体)
进出口商品归类
农林业与造纸业
化工
纺织
冶金与金属材料
机械机电
汽车等运输工具
器械
家具、玩具、日用品等其他
国贸通资讯
公司新闻
外贸动态
行业分析
海关发布
联系我们

外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贸通资讯 - 外贸动态

“关税大考”在即,跨境电商如何破局?

发表时间:2025-04-29 作者: 返回列表

       中国跨境电商的“关税大考”在即。根据美国目前的政策,在邮政通道下,自美东时间5月2日起,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包商品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并将向每件小包商品征收货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从美国东部时间6月1日起将关税再上调至货值的120%或每件200美元。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挑战,跨境电商企业要侧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前瞻布局化解风险挑战,主动破局,并应密切关注美方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企业在政策变动中能够灵活应对。

  多维影响  

       对有涉美业务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卖家、物流和仓储服务商而言,美国取消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以及后续可能对邮政小包裹加征的关税,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税费成本的增加。同时,更复杂的报关流程以及新政实施初期美国海关需要更多时间理顺程序与试跑,使得物流效率下降在所难免。在综合成本的压力之下,跨境电商的业务模式或加速调整。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与剑的测算,美国针对直邮小包的关税新政将导致直邮成本激增 30%~50%,直邮模式将加速萎缩。目前,已有物流商停止接受50美元以下发往美国的直邮小包业务。

       青岛某跨境电商企业认为,新政实施初期,美国海关清关效率的降低极易导致包裹滞留,甚至会出现包裹被销毁的情况,物流时效难以保障,将严重影响跨境电商的正常运营。而且,美国海关政策执行细则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引发混乱,增加企业的合规难度。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服务经济学家郑吉昌表示,美国政策的调整将抬高关税、清关和物流成本,中小卖家的利润空间被挤压,短期内可能被迫上调售价或退出市场。以全托管模式为代表、依赖直邮小包的“铺货型”平台或转向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备货的半托管模式,以提升运营的稳定性,但较高的仓储和运营成本也是中小卖家需要应对的挑战。在物流与仓储方面,美国清关效率的下降或使物流时效由3~5天延长至数周,从而影响消费者体验。

  能力升级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业界普遍认为,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通过构建柔性供应链体系、强化贸易合规和本土化运营等核心能力建设,系统性提升抗风险能力。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从供应链优化、数字工具赋能、多元市场布局、品牌建设等方面探索破局之道。

       关税新政对贸易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申报不当将面临更高的违规风险。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跨境电商企业可优化选品、运营和营销等环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川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张亮建议,企业利用智能报关系统自动识别海关编码、计算关税,降低误报风险;利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开展动态监控,实时跟踪关税变动,自动调整报价策略。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副秘书长高长春建议物流企业开发关税成本可视化系统,将HS编码税率预判、报关线路优化嵌入物流链路;同时,支付机构可构建关税预付资金池,缓解卖家的现金流压力。苏静表示,跨境电商平台可加大合规管理力度,积极协助卖家进行商品申报,确保合规运营。

       某集团建议,具备品牌和产品创新能力、多渠道运营能力和全球采购布局能力的中国跨境卖家守住美国市场,用时间换空间,增加供应链策略调整的弹性。同时,卖家要重视现金流安全,做好后续更大供应链波动的应对,从货源地各国口岸到美国本土集货分销再到不同区域亚马逊物流和其他第三方仓,构建区域化梯度库存体系。

       面对关税压力,企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布局多元化市场,积极开拓中东、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

       长期来看,卖家需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通过产品与品牌升级,提升消费者黏性和盈利能力。

  危中寻机  

       政策变动难免会在短期引发阵痛,不少专家表示,这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将加速行业洗牌,进一步激发商家侧的创新与合作,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丰泊国际中国区总裁霍昊扬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或将加速非合规卖家、低价竞争卖家、非优质白牌卖家退出市场,推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结构性优化。郑吉昌认为,这将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向品牌化、合规化、本地化转型。长期来看,通过供应链重构、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布局,中国跨境电商有望在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宁波某贸易公司表示,从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再到供应链出海,目前中国企业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全球化浪潮,将有助于其打造更强的韧性以及更高效的全球化管理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机遇。

       “唯有将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方能在这场全球贸易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吉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会长田广东认为,中国跨境电商需以技术创新与供应链韧性为核心,加速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同时依托行业协作与政策博弈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来源:国际商报等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