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国贸通
国贸通介绍
国贸通发展历程
企业荣誉
服务客户
国贸通大数据
国贸通大数据系统
海关数据
九大子产品
D&B Hoovers
服务方案
解决方案
进出口企业
物流企业
跨境电商
金融机构
其他机构
全球海关数据库
全球
RCEP
非洲
亚太
美洲
欧洲(含独联体)
进出口商品归类
农林业与造纸业
化工
纺织
冶金与金属材料
机械机电
汽车等运输工具
器械
家具、玩具、日用品等其他
国贸通资讯
公司新闻
外贸动态
行业分析
海关发布
联系我们

外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贸通资讯 - 外贸动态

“一次申报、一车直达,不换车、免查验”,TIR物流通道快速崛起!

发表时间:2025-08-15 作者: 返回列表

       一周前从浙江温州瑞安出发,满载着箱包半成品的国际公路运输车辆(下称“TIR”)已在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完成通关,再过4天左右就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以前通过公路进行跨境运输,是要到境外换车倒装的,(经过不同国家的)过境也要查验。但TIR不仅中途过境不查验,也不用换车倒装。”负责TIR运营的温州聚鑫国际多式联运港业务经理许建勇表示,换车倒装往往会面临货物或外包装破损的风险,而高价值或精密仪器等产品,或者对外包装要求较高的电商类货物,尤其在意这一风险,因此对于TIR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这种具有更高时效和灵活性的物流模式正在顺应市场需求快速崛起,也为今年的跨境物流提供了确定的增量。


  TIR有何优劣  

       TIR是在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下称《TIR公约》)基础上建立的跨境公路物流模式,凭借统一的国际担保系统,可在全球78个缔约国之间实现跨境运输“一次申报、一车直达”,全程不换车、不倒装、免查验,被称为继海运、空运、铁路运输之后的“第四物流通道”。

       上述箱包半成品的制造商浙江旭阳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成和提出,多年来,企业的货物多通过海运或者义新欧班列运输,这次应客户要求首次选择TIR,看中的就是速度够快。

       根据他给出的账单,以运往莫斯科为例,海运和铁路运输分别需要55天和30天,而TIR耗时只有海运的1/5和铁路的1/3。更高的履约效率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实现了货物周转,对应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TIR比空运也就慢两三天。”许建勇解释说,价格上TIR比空运低,比铁路和海运高,相当于是实现了“接近空运的速度和铁路的价格”。如果把大规模的海运、非包机的空运和中欧班列比作公交车的话,TIR就类似于出租车甚至是专车,是专门为一个订单服务的,因此目的地足够灵活,服务高度定制化。

       在他看来,单从运费角度来说,TIR运费不低。但对于电商的客户而言,时效是比运价更关键的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投入成本进行运营的产品,如果出货速度跟不上,就会让更为昂贵的广告费大打折扣。

       更高时效和灵活性的另一面,是TIR体量方面的局限性。“如果货物体量小,成本就过高了。另外如果机器太高,车子也可能装不下。”许建勇说,目前TIR主要有三种车型,包括体积为81立方米的冷藏车,车身可全面打开、方便装卸大型物件的约93立方米的布帘车,以及130立方米的双节挂车。

       为了进一步增加灵活性、匹配电商的需求,他们也在尝试推出“拼车”的服务,尽量帮助客户降低运输成本。不过由于涉及多地清关等多重因素,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何今年爆发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2019年6月海关总署全面实施《TIR公约》,实现全国海关业务覆盖。同年开通中俄、中亚、东南亚多条TIR线路,初步构建跨境运输网络。然而,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一直到2023年才开启,规模化或者快速爆发则是从2024年至今。

       在许建勇看来,2019年中国就开始实施《TIR公约》,受疫情影响没有快速推广开来。与此同时,市面上对于TIR的认知也较为片面,“客户不相信我们的卡航车能从中国一直开到俄罗斯那儿,考察了很久才决定试一下,发现确实能做到后才开始加大与我们的合作”。

       作为中国首批TIR试点海关,满洲里公路自恢复业务以来持续推进TIR建设,于2024年相继开辟上海、沈阳、天津、潍坊至俄罗斯的4条TIR线路。2025年上半年,经满洲里口岸验放的TIR运输车辆达694辆,同比增长3.42倍,货值8.9亿元,同比增长8.6倍,再次创下该口岸TIR运输业务开通以来同期最高纪录。目前满洲里TIR运输线路增至18条,包括郑州—莫斯科、青岛—叶卡捷琳堡等。

       前期我国开展TIR卡航业务城市主要集中在北方,去年至今,南方城市多点推进。2024年底,浙江瑞安开行全省首条TIR线路,之后该模式在杭州、嘉兴、义乌等地相继落地。

       2025年3月,深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线路开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实现自有TIR车辆跨境货运。同年5月,广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线路开辟,广州市首条TIR通道至此开通。5月20日,浙江台州-越南河内线路开通;23日,上海—白俄罗斯明斯克首单TIR货物完成通关,标志着上海进出口TIR业务双向贯通。7月16日,一批退运回国的跨境电商包裹通过TIR模式运抵义乌,经过海关监管后将退回国内商家手中,标志着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模式在义乌落地实施。

       作为全国南方地区首个开通TIR业务的城市,温州瑞安现已开通至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3个国家共5条TIR线路。今年1~7月,瑞安TIR业务共发出43车,货值2600.29万元,主要货物为鞋类、机械设备、卫浴、五金、袜子、箱包等;至此已实现“TIR+市场采购”浙江省首发,“TIR+跨境电商9610”浙南首发。今年温州还将继续向中亚五国开辟TIR新线路,并在东南亚方向尝试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通道,让国际公路直达运输网更四通八达。

       许建勇解释说,不同地区的线路开通,涉及途经和目的国的政策因素,能否成行也与物流企业拥有的车队资质和签证清关等手续有关。因此,国际公路直达运输网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随着我国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若干措施等政策的推进,TIR的模式也获得了更大的加速度。

       受益于线路的快速开辟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市场对于TIR的需求在今年明显爆发。“5月以来我们感受到的增长尤其明显。”许建勇说,TIR眼下供不应求,“很多客户需要车但订不到”,基本上都需要提前半个月甚至20多天预订,而客户选择TIR主要因为“急着出货”。TIR业务也由此成为他们公司今年最主要的增量。

       为了匹配市场需求,原本靠租用车辆运营的他们,今年计划推进自有TIR货车采购,首批45辆TIR货车已完成交付,到年底自营车预计可扩充至100辆,明年再投入200辆,达到300辆的规模,实现每日常态化发车。

       TIR的快速发展,也与中国加码开拓多元化市场,尤其是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趋势,以及中国出口产品价值不断攀升相得益彰。

       义乌帽业外贸人陈鑫平表示,他们运往中亚的货物都是TIR模式。为了开拓中亚市场,今年6月他刚刚去当地“走了一圈”,回来后便开始加紧开发更加本土化的产品,“常规产品不一定适合,要重新涉及制版帽子的形状、大小和logo”。将中亚视为重点市场的他们,预计今年能够将中亚的出口业务占比翻倍增长。

       浙江门窗配件外贸人丁言东表示,今年预计中亚市场的业务将同比增长15%左右。与此同时,南美洲等新兴市场的业务也在快速上升,增势良好。

       TIR运输车辆数量和线路的持续突破,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海关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其中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增长13.5%,对印度出口增长13.4%,对非洲出口增长24.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0.4%。同期,中国机电出口增长8.1%,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0.5%,船舶、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医疗仪器及器械分别增加15.5%、8.0%和6.8%,高新技术产品增长6.0%。

       据官方介绍,开往莫斯科等地的国际公路运输车辆,届时也将载着当地的货物回国,从而降低空车返程成本,实现“重去重回”双向平衡。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