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国贸通
国贸通介绍
国贸通发展历程
企业荣誉
服务客户
国贸通大数据
国贸通大数据系统
海关数据
九大子产品
D&B Hoovers
服务方案
解决方案
进出口企业
物流企业
跨境电商
金融机构
其他机构
全球海关数据库
全球
RCEP
非洲
亚太
美洲
欧洲(含独联体)
进出口商品归类
农林业与造纸业
化工
纺织
冶金与金属材料
机械机电
汽车等运输工具
器械
家具、玩具、日用品等其他
国贸通资讯
公司新闻
外贸动态
行业分析
海关发布
联系我们

外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贸通资讯 - 外贸动态

欧盟碳关税简化方案落地,90%中小进口商将被豁免

发表时间:2025-09-23 作者: 返回列表

       2025年9月10日,欧洲议会以高赞成票通过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简化方案,年进口商品总量50吨以下的中小进口商将免予申报,同时在授权流程、排放计算、核查规则等方面简化操作。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年出口欧盟超5000亿欧元,如何理解这套新规则的利弊,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路径,已成为外贸企业深耕欧盟市场的必修课,速速收藏这七条建议!

1.1.png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自2023年10月进入过渡期以来,经历了多次规则调整,此次推出的简化方案标志着这一机制进入成熟阶段。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在保持气候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合规负担。理解这套规则的关键在于把握其“胡萝卜加大棒”的设计逻辑——

      50吨以下免予申报。简化方案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引入了50吨的豁免门槛,即年进口CBAM涵盖商品总量不超过50吨的企业或个人将免于履行申报义务。这一调整直接惠及了约90%的中小企业和个体进口者,大幅降低了他们的行政成本和合规压力。但与此同时,该机制仍将覆盖99%的进口排放量,确保气候目标不受影响。这种精准管控体现了欧盟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活力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通过豁免门槛提供合规便利,同时通过严格的数据管控确保政策效果不打折扣。

      覆盖行业扩展至下游。2025年之前,CBAM仍聚焦于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六大高碳行业,但新政策文本明确显示,2026年正式实施后,这项合规义务将扩展至化工、塑料等下游产品。这意味着目前未被覆盖的行业企业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过渡期即将截止。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过渡期间,企业仅需按季度提交碳排放报告,无需实际缴纳碳关税;而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商必须购买与排放量对应的CBAM证书,证书价格直接挂钩欧盟碳市场价格(2025年第二季度已达98欧元/吨)。这种渐进式实施给了企业两年多的准备时间,但也意味着2025年即为过渡期最后一年,企业须在这个关键窗口期完善碳排放数据体系和合规流程。

       申报流程简化。简化方案在数据申报流程上做了实质性优化。非欧盟企业可通过CBAM平台直接上传排放数据,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重复提交,2025年起还要求申请“授权申报人”资质,为2026年的强制实施铺路。这些调整虽然简化了流程,但也对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CBAM文件填报中需要精确匹配欧盟8位CN编码,与全球通用的HS编码(10位)存在差异,这成为中国企业常见的合规痛点。



  建议:企业合规应对七条路径  


       面对欧盟CBAM的新规则,中国外贸企业的应对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合规层面,而需要构建一套系统性的碳管理战略。这种战略既要解决当前的申报难题,也要着眼于长期的低碳转型,将政策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01 优选低碳合作伙伴

供应链的低碳重构是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应优先选择碳排放强度低的供应商,建立绿色供应链数据库,甚至考虑与关键供应商联合进行技术改造,共同降低碳足迹。对于出口产品中碳含量占比较高的原材料,可考虑在欧盟境内采购,避免双重碳成本。重新谈判商定产品价格,就增加的CBAM费用转嫁给进口商,或与进口商分摊该费用。


02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申报体系

       完成必要的注册认证。企业需访问欧盟CBAM平台创建账户,通过邮箱验证和双因素认证(推荐使用EU Login移动应用),并及时申请“授权申报人”资质。中国企业需特别注意在信用代码前添加国家前缀(如 CN914000001MOXF00T),避免因格式错误导致审核失败。

       构建全流程覆盖的数据核算体系。企业应按照CBAM要求,建立包含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台账:直接排放需按燃料类型分类记录(如炼钢中的焦炭、天然气消耗);间接排放则要详细记录外购电力的来源及对应的排放因子,若使用绿电需保留相关认证文件。

       掌握正确的申报方法降低合规成本。过渡期内,企业需在每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提交报告(如Q3报告须在10月31日前完成),填报时应使用欧盟提供的《CBAM communication template》。为避免编码错误,企业应建立CN编码与HS编码的对应转换表,特别注意钢铁、铝制品等敏感品类的编码差异(如冷轧钢板CN编码为7209.15.00,对应HS编码为7208.10.0000)。


03 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

通过技术改造,不断降低产品的碳排放量,如钢铁企业采用电弧炉替代高炉,铝企业使用绿电进行电解等,每降低0.1吨CO₂/吨产品,就能减少约8.5欧元/吨的碳成本。


04 单设碳管理岗位或部门

建议企业设立专门的碳管理岗位或部门,负责政策跟踪、数据管理和低碳战略制定。有条件的企业可引入碳管理数字化系统,实现生产数据与碳核算的自动对接,减少人工误差。


05 借助外部力量提高合规效率

第三方专业机构能提供从碳排放核算、数据核查到申报代理的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避开合规陷阱。行业商协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加入行业组织的“碳足迹数据库”,中小企业可共享数据平台和专家资源,将碳足迹核查成本降到最低。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同样值得利用,各地商务部门和贸促会通常会定期举办CBAM合规培训,解读最新政策变化。


06 提前关注政策动向

政策跟踪与风险预警机制是持续合规的保障,欧盟接下来计划对CBAM进行全面审查,可能进一步扩大覆盖行业、强化防规避措施。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政策动向,特别是化工、塑料等潜在扩展行业,需提前开展影响评估。


07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合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将碳因素融入商业模式创新。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探索碳足迹标签产品,通过透明化的碳排放信息获得消费者认可;还有企业开发“低碳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碳预算需求调整生产工艺。这些创新不仅降低了碳关税成本,更创造了新的市场价值。



  结语:绿色布局  

  赢得先机  


欧盟CBAM简化方案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企业合规成本在短期内得以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不管是专注欧洲市场、还是放眼全球市场的企业,都要认识到,全球供应链绿色布局、绿色生产是趋势所在,提前低碳布局、增强碳管理能力不仅能抵御贸易壁垒风险,更能赢得国际市场先机。


作者:张蹇(浙江财经大学),朱凤玲(浙江省贸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