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动态
原本欧盟计划在2028年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小额进口包裹的关税豁免,但据外媒最新报道,这一政策可能会提前到明年执行。11月13日,欧盟各国财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并在会议上达成一致,在2026年尽快开始对小额进口包裹征收关税。但该政策的实施仍需经欧洲议会的批准。
欧盟将提前对“小额包裹”征税
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来自中国、价值低于150欧元的电商包裹数量从19亿增至42亿,占2024年进入欧盟此类包裹总量的91%。
有消息指出,该政策的具体细节将包括:
取消免税门槛:所有来自欧盟以外的包裹,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申报并缴纳关税与增值税。这将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步实施。
新增“小包裹处理费”:每个进口包裹将额外收取约2欧元的处理费用,用于支付清关与检验成本。预计在2026年底全面执行。
加大海关审查力度:各国将通过数字化海关系统共享数据,重点监控来自Temu、Shein等平台的包裹。
未来可能采取机场集中抽检或智能风控筛查,参考法国巴黎的“高强度查包”模式。
据报道,法国财政部长莱斯库尔(Roland Lescure)11月12日在与欧盟各国财政部长会晤前说,他希望关税上调能“尽快在2026年生效,甚至在2026年年初实施”。
据了解,欧盟批准这一项提案,这将对中国零售商造成重大影响。而面向欧洲的跨境电商,或将从“极致便宜”转向更合规、更本地化的发展路径。
外交部回应
11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欧盟成员国已经同意取消对小包裹的免税政策,主要是针对廉价的中国商品涌入欧盟,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具体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林剑强调,我们希望欧盟方面能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